71外链论坛

 找回密码
立即注册
开启左侧

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策略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4-3-7 15:19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[color=rgba(0, 0, 0, 0.9)]
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,如何提高教学质量?在本书的最后一节里,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。文字篇幅较长,用14个问题对主要内容进行梳理:1、教师知道的东西应该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、20倍。只有如此,上课时才能腾出精力贯注孩子听课的状态,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。“一个好的教师,他能觉察课的发展情况,能正好从本节课发展的逻辑出发,按照此时此刻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”。要教会少年展开复杂的思维过程,教师就得有高度的洞察力和灵活性,随时变换教学方式。2、讲课过程中,教师要尽可能多的提供事实,把抽象和概括留给学生,让他们自己总结、概括出概念。采用理解、概括的形式,能极大减轻学生的识记负担,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如果没有发展学生概括、抽象的能力,将会越学越困难。3、经常采用“思考练习”的办法。例如:生物学教师在讲到植物或动物的某一个新纲的代表者时,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:是什么东西把这些代表者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?在本课所学的新纲跟以前学过的某一纲之间有哪些共性的东西?教师还要求学生研究某些纲之间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差异,等等。4、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研究者、思考者,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掌握者。所谓掌握知识,就是使周围世界的事物、事实、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。学生体会到知识是他自己探索出来的,又找到运用知识的领域,再从抽象真理过渡到接触新的具体事实,这就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兴趣。5、对于那些“难教”的、理解力差的学生,要给以特别的耐心。不要责备他们的头脑迟钝,更不要让其死记硬背。要引导他们独立去发现真理,从而体验到自豪感,自尊感。6、注意合理地使用直观。滥用有趣的、形象的、花花绿绿的东西,会适得其反。过度刺激感官,容易引起学生情绪上的过度兴奋,情绪很难安静,而深度思考需要平静的情绪、安静的环境。7、要注意探索新知与旧知的关系。“温故而知新”,通过把新知识放进一个框架里,去把旧知与新知衔接起来,形成一个整体;通过使用旧知去探索新知,不仅巩固了旧知,也探索了新知。教师讲完新知立刻让学生回答问题,并不是真正的巩固,要给学生布置独立作业,让他们深入思考。8、分层教学,因材施教。在布置作业的时候,采用各尽所能的原则。例如某个七年级学生对植物学有爱好,就让他不限于读中学课本。对能力最强的学生,让其做报告、出墙报、写书评等形式,这也能班上的“差生”了解到许多知识,无意识学习,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。在学习有难度的教材之前,应该为学生补充智力背景方面的材料。9、不要让学生去从事缺乏动脑筋的劳动,因为这对智力发展是有害的。在帕夫雷什学校,从小学一年级开始,学生就会从事细心的、精巧的劳动,目的是发展学生准确的、有目的的动作。让学生尽力使用一些要求复杂动作的工具,双手“觉醒”过来,思维也会随之觉醒,因为“儿童的智慧在指尖”。在劳动过程中,还要让学生研究某些物质的属性,学会查阅资料,自己解决感兴趣的问题。10、在思维的培养方面,要注重系统化。例如:文科作业里让学生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类;为学生提供创造性作业(设计模型、画设计草图),这比思维系统化更有难度,除了对知识的整体运用,还需要进行创造。11、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识记。尽量减少有意识记的分量,为学生创造无意识记的条件。主要是通过理解,通过深入思考教材的实质进行识记,这样获得的知识最牢固。为了防止学生死记硬背,检查知识时要做到以下几点:一是指向独立思考、对比、比较和解说,而不是把教科书的内容从头到尾念一遍。二是通过练习来理解规则。甚至要抛掉未经理解而背诵的东西,然后从头做起,深刻理解材料的实质。三是让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回过头,重新分析事实和现象,以便深刻理解12、评分要慎重。评分是观察学生全部学习情况之后,才给予评分。对于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,要适时评分。评分是评估学校效果的手段,通过评分看看哪些地方没有掌握,评分不是目的。13、小学要注重技能的培养。不要只关注学习知识,要掌握读、写、算、观察、表达,这是将来学习的“利刃”。14、积极发展小学生的抽象能力。老师要有一部“抽象概念词典”,并不断用新的事实来解释抽象的概念。
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,基于101智慧课堂,以智慧教学为核心,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https://www.chinaedu.com/
本文来源于网络,图片版权及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标签云|免责声明|手机版|小黑屋|71外链论坛 ( 皖ICP备2021018791号-5 )|Sitemap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4-5-3 15:42 , Processed in 0.058710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